🔩 一、灯杆制造工艺材料选择与预处理
- 基材:采用优质Q235A钢材,强度≥235MPa,经超声波探伤筛选。
- 表面处理:
- 除锈清洁:砂轮机打磨+金属刷油清洗,彻底去除油污锈迹。
- 防腐工艺:热镀锌(锌层≥85μm)叠加静电喷塑(厚度60–80μm),耐盐雾>1000小时。
- 装饰工艺:度铜拉丝技术——表面涂覆铜层后拉丝处理,兼具耐腐蚀性与光影美学效果。
成型与焊接
- 剪切折弯:数控折弯机精准控制弧度,管缝误差<0.5mm。
- 焊接技术:
- 自动亚弧焊:电流控制±5A,焊缝直线度偏差<1mm/m。
- 气体保护焊:氩气隔绝氧化,焊缝强度达母材90%。
- 后处理:钻孔扩孔+焊缝打磨,消除应力集中。
💡 二、LED光学系统工艺光源封装技术
- 芯片封装:
- 倒装芯片(Flip-Chip):电极直连陶瓷基板,热阻<6℃/W,支持10A/cm²高电流密度。
- COB集成封装:多芯片阵列+硅胶透镜,消除点光源眩光(UGR<16)。
- 荧光粉涂覆:蓝光芯片激发YAG/KSF混合荧光粉,色温2700K–6500K可调,色容差<3 SDCM。
散热创新方案
- 热蜂窝效应散热:模块化散热器设计,空气对流效率提升30%,温降达20℃。
- 全结构散热:支架导热+灯壳辅助散热,有效利用表面积(如扬州镭克斯专利技术)。
- 智能热管理:
- 氮化铝陶瓷基板(导热>170W/m·K);
- 结温实时监控,>60℃自动降电流。
🔧 三、灯具集成与智能化组装流程
- 电路集成:FR4基板蚀刻+无铅焊接,驱动电源功率因数>0.9,待机功耗<0.5W。
- 光学匹配:非球面透镜精准对位,光束角15°–120°定制(道路照明多用60°–90°)。
- 防护设计:IP68灌封结构,水下1米/30分钟不渗水。
智能化升级
- 模块化构造:扬州和力光电专利技术,支持快速维护更换。
- 物联集成:NFC编程+PWM调光,远程监控亮度/能耗(如亳州4.2万盏路灯改造项目)。
🧪 四、质量检测与标准检测环节 | 项目 | 标准 | 技术手段 | 灯杆 | 焊缝强度 | 超声波探伤无缺陷 | 超声波探伤仪 | 光学性能 | 光效与色温 | 光效≥180lm/W | 积分球光谱分析系统 | 环境适应性 | 高低温循环(-40℃~85℃) | 温变500次无失效 | 恒温恒湿试验箱 | 电气安全 | 浪涌防护 | 10kV防雷(IEC 61000) | 脉冲发生器模拟测试 |
🚀 五、技术趋势与扬州特色- 轻量化与节能化:
- 高邮路灯产业推动灯杆轻量化(铝合金替代钢)、光源光效提升至188lm/W(豪纬照明案例)。
- 智能制造升级:
- 自动化组装线(视觉定位+激光焊接),良率>99.2%。
- 绿色材料应用:
- 无氰电镀工艺+废弃物回收率>95%,符合欧盟Rohs标准。
扬州创新代表: - 扬州和力光电:耐高温抗腐蚀材料专利(CN118564876B),适应高原/沿海极端环境;
- 扬州镭克斯:热蜂窝散热技术,降低模组温度20℃。
未来发展方向将聚焦 智慧多功能路灯(集成环境监测、交通分析等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