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主单位:十堰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资金来源:企业自筹+文旅基金(100%) 项目额度:2.23亿元(招标控制价) 当前进展:2023年2月招标后因方案优化延期,计划新增沉浸式灯光装置及AR秀,招标文件待重新发布---
一、项目背景项目位于武当山太极湖新区,是武当山特区“文旅融合”战略的核心工程,定位为“国际级夜游文化地标”。一期工程聚焦太极湖两岸3.5公里核心区,通过灯光艺术、数字交互与文化IP融合,打造“夜游武当”超级IP,助力武当山从“观光型”向“体验型”旅游转型 。
二、建设内容类别 | 具体内容 | 技术亮点 |
---|
沉浸式灯光装置 | 沿河岸线设置动态光影装置(如《太极神韵》《问道武当》主题灯光秀) | 采用3D mapping技术,适配多雾潮湿气候 | AR增强体验 | 体育中心定制AR秀,结合武当武术、道文化开发互动场景 | 支持手机/AR眼镜双端交互,响应时间≤0.3秒 | 智慧控制系统 | 部署全域灯光管理平台,集成能耗监测、故障预警及远程调光功能 | 基于LoRa+5G双模通信,支持千万级设备接入 | 文化IP融合 | 在琼台、紫霄宫等节点增设道教文化光影装置,联动《太和元宇宙》数字展馆 | 防水防尘设计(IP66),适配多雨气候 | 配套设施 | 新建游客服务中心、文创市集及生态停车场 | 绿色建筑标准(LEED金级认证) |
三、实施计划阶段 | 时间节点 | 关键任务 | 依据 |
---|
方案优化 | 2025年8月 | 完成新增AR秀及沉浸式装置的技术论证,调整原EPC招标范围 | 武当山管委会文旅规划 | 重新招标 | 2025年9月 | 发布修订版招标文件,要求投标方具备AR系统集成资质+照明设计专项甲级 | 《湖北省智慧文旅项目技术规范》 | 施工建设 | 2025年11月-2026年6月 | 分三阶段推进: 1. 基础工程及管线敷设(2025.11-2025.12) 2. 灯光装置安装(2026.1-2026.4) 3. AR系统联调(2026.5-2026.6) | 太极湖新区防汛要求 | 验收运营 | 2026年7月 | 组织功能性验收(AR交互延迟≤0.5秒),移交文旅集团运维,启动“夜游武当”品牌推广 | 《十堰市智慧照明管理办法》 |
四、重点难点与应对措施文化IP技术转化 - 难点:道教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呈现需兼顾艺术性与宗教敏感性。
- 措施:联合武当山道教协会成立文化顾问组,对光影脚本进行合规性审查。
AR场景实时交互 - 难点:户外AR定位精度受地形及天气影响大。
- 措施:采用北斗+GPS双模定位,部署边缘计算节点降低延迟。
生态保护要求 - 难点:太极湖水域生态敏感,灯光设备安装需避免水系污染。
- 措施:采用太阳能供电+防水密封设计(IP68),施工期设置生态围堰。
五、预期效益- 文旅增收:预计年接待夜游游客超150万人次,带动周边消费超3亿元。
- 品牌升级:打造“武当夜游”IP,入选“湖北省十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”。
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