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主单位:开封市鼓楼区城管局 资金来源:古城保护专项资金(100%) 项目额度:约650万元(参考开封古城保护项目及招标规模) 当前进展:计划拆除老旧灯具,安装仿古灯笼及互动投影,需协调历史街区风貌---
一、项目背景鼓楼广场是开封“千年古城”的核心地标,周边街区(包括鼓楼街、寺门、乐观街等)承载着北宋文化、市井民俗等多重历史记忆。当前街区照明以传统钠灯为主,存在光效低、风貌不协调、夜间活力不足等问题。项目以“宋韵光影·古街新生”为目标,通过拆除老旧灯具、安装仿古灯笼及互动投影,重塑历史街区夜间形象,助力开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示范区。
二、建设内容类别 | 具体内容 | 技术要求 |
---|
老旧灯具拆除 | 拆除广场及周边1.2公里范围内老旧钠灯、荧光灯,清理废弃线缆 | 符合《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 | 仿古灯笼安装 | 沿鼓楼街、寺门等历史街区布置200盏仿宋木质灯笼(直径1.2米,高度3米) | 材质采用榆木+仿古漆,适配明清建筑风格 | 互动投影装置 | 在鼓楼广场中心设置3D全息投影屏,循环播放《清明上河图》动态场景 | 投影分辨率≥4K,支持人流密度自适应调节 | 智慧控制系统 | 部署智能调光平台,联动环境传感器实现分时段亮度调节(平日/节假日模式) | 响应时间≤0.5秒,能耗监测精度±1% | 风貌协调设计 | 灯具造型、色彩与周边建筑(如鼓楼、山陕甘会馆)保持一致,避免现代元素突兀 | 参考《开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 |
三、实施计划阶段 | 时间节点 | 关键任务 | 依据 |
---|
方案深化 | 2025年8月 | 完成灯具选型(3套方案公示),确定投影内容及布点,协调文物局审核历史风貌方案 | 《开封市古城保护条例》 | 施工图设计 | 2025年9月 | 细化管线敷设路径(避开地下管网及古树根系),完成灯笼安装节点图 | 《开封市城市照明技术导则》 | 工程招标 | 2025年10月 | 发布施工总承包招标,要求投标方具备古建照明经验+非遗工艺制作能力 | 鼓楼区2024年市政工程招标要求 | 施工建设 | 2025年11月-2026年4月 | 分三阶段推进: 1. 老旧灯具拆除及管线预埋(2025.11-2025.12) 2. 灯笼安装调试(2026.1-2026.3) 3. 投影系统联调(2026.4) | 开封古城保护项目施工安全规范 | 验收运营 | 2026年5月 | 组织文化专家验收(历史风貌还原度≥95%),启动“夜游鼓楼”文旅推广活动 | 《河南省文物保护条例》 |
四、重点难点与应对措施历史风貌保护 - 难点:需避免灯具安装破坏原有建筑结构(如砖雕、木窗)。
- 措施:采用微型嵌入式灯具(厚度≤5cm),灯笼支架采用可拆卸式设计,施工前对建筑进行三维扫描留存数据。
仿古工艺落地 - 难点:仿宋灯笼需兼顾美观与耐用性(开封多风沙、潮湿)。
- 措施:选用经防腐处理的榆木框架,外层涂刷氟碳漆(耐候性≥10年),内部LED光源采用IP65防护等级。
互动投影技术适配 - 难点:夜间光线复杂(月光、路灯)可能影响投影效果。
- 措施:采用抗光投影幕布(增益≥2.0),结合环境光传感器自动调节亮度,确保投影清晰度。
五、预期效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