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主单位:青岛市黄岛区城市管理局 资金来源:市政维护资金(50%)+社会资本(50%) 项目额度:约1.1亿元(参考同类智慧路灯项目及招标规模) 当前进展:计划新增2000根智慧灯杆,集成5G基站及环境监测功能,招标文件待发布---
一、项目背景黄岛区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区,近年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一期工程(2023-2024年)已完成18条道路路灯改造,新增240盏LED路灯及配套箱变 。二期项目聚焦“5G+智慧照明”深度融合,计划覆盖长江路、滨海大道等12条主干道,解决传统路灯能耗高、功能单一问题,助力青岛打造“数字青岛”示范标杆。
二、建设内容类别 | 具体内容 | 技术要求 |
---|
智慧灯杆建设 | 新增2000根多功能灯杆,集成LED照明、5G微基站、环境监测(PM2.5/温湿度)、应急呼叫模块 | 杆体高度8-12米,防护等级IP68,支持5G NSA组网 | 智能控制系统 | 部署“云-边-端”协同平台,实现亮度自适应调节、故障预警、远程巡检 | 响应时间≤0.2秒,能耗监测精度±0.5% | 电力配套 | 新建箱式变电站15台,配套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(续航≥8小时) | 储能容量≥200kWh/台,循环寿命≥5000次 | 杆体美化 | 杆体融入海洋文化元素(如波浪纹雕刻、LED动态海浪投影) | 采用耐候性铝合金材质,耐盐雾腐蚀≥10年 | 安全防护 | 设置防漏电保护装置、防攀爬结构,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(EMC) | 符合GB/T 18595-2013标准 |
三、实施计划阶段 | 时间节点 | 关键任务 | 依据 |
---|
招标采购 | 2025年8月 | 发布EPC+O总承包招标,要求投标方具备5G基站建设资质+智慧路灯专利≥5项 | 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| 方案深化 | 2025年9月 | 优化灯杆布点(避开鸟类迁徙路径),完成5G基站与市政管网综合设计 | 《青岛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》 | 设备采购 | 2025年10月 | 采购高可靠性设备(防风≥10级、抗震≥8级),优先选用本地合作企业(如青岛海信) | 黄岛区产业协同政策 | 施工建设 | 2025年11月-2026年4月 | 分三阶段推进: 1. 杆体基础施工(2025.11-2025.12) 2. 设备安装(2026.1-2026.3) 3. 系统联调(2026.4) | 沿风河快速路路灯工程技术规范 | 验收运营 | 2026年5月 | 组织功能性验收(5G信号覆盖率≥95%、环境监测数据误差≤5%),启动市场化运维 | 《智慧灯杆建设技术标准》(DB37/T 5168-2022) |
四、重点难点与应对措施多系统集成复杂度高 - 难点:需协调5G基站(电信、移动、联通三家运营商)、环境监测、市政管网等多部门需求。
- 措施:建立联合工作组,采用BIM+GIS技术实现管线碰撞检测,预留20%冗余接口。
电力负荷平衡 - 难点:智慧灯杆瞬时功耗高(峰值达1.5kW/杆),可能超出原有电网承载能力。
- 措施:配置智能配电柜(动态分配功率),优先使用储能供电,高峰时段切换至市电。
市民接受度风险 - 难点:动态投影、信息发布等功能可能引发光污染投诉。
- 措施:设置夜间关闭时段(23:00-6:00),投影内容经文旅部门审核,避免商业广告干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