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主单位:威海市环翠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金来源:市政维护资金(100%) 项目额度:约900万元(参考同类智慧路灯项目及招标规模) 当前进展:计划安装集成环境监测的智慧灯杆,招标文件待发布---
一、项目背景滨海步道为威海市环翠区重点滨海景观带,现状照明设施以传统路灯为主,存在功能单一、能耗高、缺乏环境监测能力等问题。本项目以“智慧滨海·绿色步道”为主题,通过集成环境监测、智能调光、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智慧灯杆,提升步道夜间照明品质,助力威海市“精致城市”建设及低碳发展目标。
二、建设内容类别 | 具体内容 | 技术要求 |
---|
智慧灯杆建设 | 沿滨海步道安装多功能智慧灯杆(含LED照明、环境传感器、5G微基站、信息发布屏) | 杆体高度6-8米,防护等级IP65,支持物联网远程控制 | 环境监测系统 | 集成PM2.5、温湿度、噪声、风速等传感器,数据实时上传至城市管理平台 | 监测精度:PM2.5≤±10μg/m³,温度±0.5℃ | 智能控制系统 | 部署“光感+时序+人流”三模式调光系统,支持节假日灯光秀及紧急广播功能 | 响应时间≤0.3秒,能耗监测精度±1% | 电力配套 | 敷设电缆12公里,新建箱式变电站3座,预留光伏充电接口 | 负载能力≥200kW,兼容风光互补供电 | 安全设施 | 设置防漏电保护装置、防攀爬结构,信息发布屏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2.0认证 | 符合GB/T 35628-2017标准 |
三、实施计划阶段 | 时间节点 | 关键任务 | 依据 |
---|
招标采购 | 2025年8月 | 发布EPC总承包招标,要求投标方具备智慧灯杆专利≥3项+环境监测系统集成经验≥2项 | 《威海市智慧路灯技术规范》 | 方案设计 | 2025年9月 | 优化灯杆布点(间距≤50米),完成环境监测点位规划及电力负荷模拟 | 《环翠区滨海景观提升规划》 | 设备采购 | 2025年10月 | 采购高可靠性设备(防风≥10级、抗震≥8级),优先选用本地合作企业(如威海通明照明) | 威海市产业协同政策 | 施工建设 | 2025年11月-2026年3月 | 分三阶段推进: 1. 杆体基础施工(2025.11-2025.12) 2. 设备安装(2026.1-2026.2) 3. 系统联调(2026.3) | 滨海步道施工技术导则 | 验收运营 | 2026年4月 | 组织多部门验收(数据准确率≥98%、亮灯率≥99%),启动“智慧滨海”数据共享平台 | 《城市照明管理条例》 |
四、重点难点与应对措施多系统集成复杂度高 - 难点:环境监测、通信、供电系统需协同工作,兼容性风险大。
- 措施:采用标准化接口协议(如Modbus、LoRaWAN),设置冗余通信链路,预留20%接口扩展能力。
滨海环境腐蚀防护 - 难点:高盐雾、高湿度环境易导致设备锈蚀,影响使用寿命。
- 措施:选用316L不锈钢材质灯杆,关键部件(传感器、电路板)喷涂纳米防腐涂层。
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- 难点:信息发布屏及监控数据可能涉及市民隐私,存在泄露风险。
- 措施:部署数据脱敏系统,设置访问权限分级管理,定期通过第三方安全审计。
|